天坛会进入第三天日程。按照惯例,小编要带大家回顾一下当天的精彩内容,下面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
图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张庆苏教授讲授“构音障碍的康复”,介绍了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分类,指出需要对构音障碍进行专科评估,并与其他运动性言语障碍(如言语失用)相鉴别。张教授重点从呼吸、发音、调音、共鸣、韵律、交流策略和环境等方面讲述了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张主任的讲课结束后,马上被热情的学员们包围了
(下图)。
图为天坛医院的曲辉教授讲授“ISCVD抗栓治疗”,主要讲解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抗栓治疗,指出两个大型研究(IST和CAST)结果都支持阿司匹林的作用,建议对早中期梗死患者尽早使用阿司匹林。
图为天坛医院鞠奕教授讲授“卒中与头晕/眩晕”,鞠教授从眩晕的概述,讲到后循环系统缺血、前循环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三者与眩晕的关系,最后讲到对孤立性眩晕的理解和诊断。
图为天坛医院陈胜云教授讲授“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障碍”,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概述开始,进一步阐述了血管相关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指出应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进行必要的认知能力筛查评估,认为改善生活方式、改善血管性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对改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认知能力有帮助。
图为北京宣武医院的韩樱教授讲授“主观认知下降人群临床与影像特征”。首先介绍了AD临床前期SCD的相关概念,并重点讲述了德国的AgeCoDe研究,指出目前SCD的诊断在于除外MCI,而与传统标准下的MCI相比,MCI神经心理学诊断标准假阳性率低,能更准确和更好地描述MCI的发生发展规律。
小编很奇怪张教授为什么会增加一个内容,仔细阅读培训班通知发现:培训班的授课内容涵盖了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从早八点开始到晚六点结束,每位授课专家的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课程表下面有一些备选课程,标明:如因专家更改授课时间、授课时长,或因交通问题晚到,将有些备选课程。张玉梅增加的20分钟授课内容,估计与此有关。小编为课程的无缝衔接、为学员着想感到佩服。
过几年的努力,培训班的教材有无到有多本。培训班负责人张玉梅联合博爱医院宋鲁平教授编写了《康复评定常用量表》,此次出版这本书是为培训班使用,没有大量发行,并在培训班期间向学员征求改进的建议,增加新的常用量表。在今天的授课过程中,张教授分别向张庆苏、韩瑛教授赠送书,希望两位专家能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干练的韩瑛教授立即落实这件事情,安排学生负责校对。
图为天坛医院张婧教授讲授“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生理、病理”,从吞咽功能涉及的生理结构开始,讲到每个阶段发生障碍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图为中日医院的薛勇教授讲授“吞咽障碍电刺激”。薛勇老师幽默诙谐的提出了吞咽诊疗常见的几个误区,并用一些解剖和生理等基本的医学知识完美的佐证了他的推论。此外,他还讲述了电刺激治疗在吞咽障碍诊疗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实操。他创新把构音障碍的分型合理的应用于吞咽障碍的分型,即把吞咽障碍分为运动性吞咽障碍、器质性吞咽障碍以及功能性吞咽障碍,这对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不同类型的吞咽障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此,小编认为,他今天下午给大家带来的“运动性吞咽障碍诊疗思路”是很值得期待的。下图为薛老师昨天授课的场景。
图为国家继续教育中心的赵老师、北京天坛医院继续教育处金老师到天坛医院新址忠诚楼检查继续教育项目执行情况。培训班项目负责人张玉梅教授向两位老师介绍了今年的情况:培训班参加人数三百三十多人,聘请了34位专家授课,授课专家来自神经病学、康复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康复大学等等单位,授课内容涵盖了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从基础到临床,从临床到转化医学的内容。
全国继续教育中心赵老师高度评价了培训班,指出:经历十四个春秋,培训班逐渐成熟起来,坚持十四年做一件事情,很有毅力,希望能够坚持下去,继续为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患者的评价与康复,培养优秀的人才。
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菲兹曼作为知名的吞咽言语设备生产商,14年以来,初心不改,忠贞不渝,始终如一地支持天坛脑血管国际会议吞咽言语认知培训班!
推荐资讯